您当前位置: 爱真题>历年真题 > 事业单位 > 河南 > 面试 > 2019河南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开封市)

2019河南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开封市)

2023-06-26 15:13:07 爱真题 786

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近期,备受社会关注的“20年后殴打老师”案近日被审判,殴打老师者被判刑一年半。有人说教师本不应该体罚学生,也有人说学生殴打老师是不尊师重道,对此,你怎么看?

第2题: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引用《礼记中庸》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句话,请你谈谈你的理解?

第3题:

王强单位领导让他去到基层做党务工作,王强以家庭为理由来推脱,作为同事,请你劝说王强。现场模拟。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综合分析中的社会现象类题目,首先我们看到本题说的社会现象是“20年后殴打老师”,而后续也给出了我们两种观点,一种是批评老师,一种是批评学生,这种双观点题目我们就可以逐一进行分析,讲讲此事的危害和原因,最后提出解决对策即可。下面我们结合题目具体来看。

审题点1:““20年后殴打老师”案近日被审判,殴打老师者被判刑一年半”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结果,打人者被判刑一年半,说明法律对于打人者并没有因为事出有因而网开一面。这也给我们后续答题指明了方向,即对于殴打他人的行为,无论有什么样的理由,都要持坚决的反对态度。

审题点2:“有人说教师本不应该体罚学生,也有人说学生殴打老师是不尊师重道”

这句话给出了我们两个观点,第一种观点“教师不应该体罚学生”其实是在说明这件事发生的诱因,展开联想此事发生的原因还有哪些,例如学生法律意识不强,知法犯法等等。而第二种观点“学生殴打老师是不尊师重道”则是在说学生行为的不妥当之处,也就是危害,展开联想可能有的危害还有影响社会风气,危害社会治安等等。分析完后我们就可以讲如何避免此类事情发生,塑造健康师生关系,这里我们就可以运用主体分析法,站在政府、教师、学生几个角度分别展开去讲。

因此,本题的答题思路就是:表态反对暴力行为--分析两种观点的产生原因--提出对策促进形成健康师生关系。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对于殴打老师这件事情,我认为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都不应成为其违法犯罪的借口,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否则将助长更多地暴力犯罪,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十分支持这一判决结果。

有人说教师本不应该体罚学生,体罚这一行为现在已经被全面禁止,然而在二十年前为何会出现,一方面是教育相关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健全,没有规章对这一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则是落后的教育理念所致,老师普遍信奉打骂式教育。也有人说学生殴打老师是不尊师重道,确实这一行为危害十分严重,不仅有违我国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严重败坏社会风气,更有可能影响一批是非观念不强的群众,滋生更多暴力犯罪。而法律最终做出的判决非常公正,原因有三:一是学生殴打老师有直接证据,属寻衅滋事罪,而老师对于学生的体罚并无证据,且时间已超过二十年,法理上无从追究;二是学生对于老师的殴打已经超出了普通的纠纷,且其诉求自己权益的方式并不正当;三是打人者犯罪之后并未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将殴打视频大肆传播,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为了避免此类事情再次发生,重塑师生之间的健康关系,我认为我们应该多方着手,共同发力:

第一,政府相关部门要制定相关政策,明确老师职责和权力。一方面对于体罚行为要坚决抵制,设置投诉监督渠道,学校全面布设监控设备,严惩违规违纪老师,保障学生身心健康;另一方面也要赋予教师教育惩戒权,使教师可以使用合理的方式督促学生改正自身问题,维护老师权威,维持校园秩序安定。

第二,教师群体要提高工作能力。一方面,可以通过认真学习教育心理学、教育管理等专业知识,以德服人,掌握学生心理和学生管理工作技巧等;另一方面,也要在实际工作中大胆管理学生,合理运用惩戒,建立规矩意识,改正学生问题,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第三,整个社会也要提升文明素质。一方面要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宣扬优秀老师案例、教育之于民族复兴、国家建设的重要性,重塑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典型案例讲解,法制节目科普,走村入户宣传等提升群众的法律知识,道德观念,避免此类现象的再次出现。

。。。

注:篇幅有限,完整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