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爱真题>历年真题 > 省考 > 河南 > 面试 > 2022河南选调生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定向)

2022河南选调生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定向)

2023-02-18 15:00:36 爱真题 177

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不法分子利用个人和企业想要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急切心理进行“征信洗白”,对我国的征信体系造成了恶劣影响。针对这种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第2题:

你是社区疫情监督管理员,你和父母去超市时发现没有工作人员测体温,也没有人要求顾客扫健康码,你指出了问题,群众说你多管闲事,父母说你小题大做。你准备怎么办?

第3题:

单位推行惠民工程,第一年的奖励多,奖品也好。但是第二年由于经费减少,奖品也相对降低了档次,领导让你负责推进惠民工程,要达到继续扩大影响力和知名度的效果,你会怎么组织?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为社会现象类题目,主要围绕“征信洗白”展开讨论。从题目信息,明确知晓这是违法事件,因此要明确态度,值得警惕。接下来,可以通过分析影响、剖析原因进行阐述,并针对原因提出解决建议。具体分析如下:

审题点1:“不法分子利用个人和企业想要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急切心理进行‘征信洗白’,对我国的征信体系造成了恶劣影响”

“不法分子”“征信洗白”“恶劣影响”都是负面词汇且有违法行为,所以表明观点应持重视、杜绝此类现象的态度。既然是负面问题,那么接下来可以分析“征信洗白”对征集体系产生的影响,以及剖析其原因,最后在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在分析影响时,可以利用主体分析法,从群众、征信体系本身进行阐述。一方面,对群众来说,这种违法的“征信洗白”本身就是加重错误,不仅不会真正修复,还会被不法份子骗取钱财,促使群众进一步受骗;另一方面,征信系统本身是央行出具的信用报告,被非法篡改即会破坏信用系统,造成恶劣影响。而深究原因,可以通过主客观进行思考。从主观来说,主要是个人、部分企业不理解征信报告的概念,误认为征信可以被“洗白”,因此被不法分子利用;从客观来讲,主要是当前“征信洗白”尚在法律模糊范围,缺乏征信相关立法,对处罚、征信标准等不清楚,从而滋长了不法分子的“温床”。那么要解决此类问题,也可以相应提出建议。首先,完善立法,从根源上对灰色产业链加以处罚,有明确的征信规范标准。其次,提升监管,一方面,对此类广告、信息发布人、发布平台进行打击,从信息发布链上进行严惩;另一方面,由于银行从业人员,存在着“里内外合”的协助作用,因此也要对银行内部人员加以管理约束。最后,要加大对征信概念、征信异议反馈渠道的宣传,让群众不再受骗。

综上所述,本题作答思路:首先,明确“洗白征信”值得警惕的观点;其次,从群众、征信系统阐述影响;再次,通过主客观从公众认识不清、立法缺失两方面来剖析原因;最后,从完善立法、提升监管、宣传征信来提出建议。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洗白征信”在本质上是一种污点修复,是违法行为。因此,“洗白征信”值得警惕。

一方面,加重群众信用污点。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企业想要修复征信的迫切心理,通过伪造银行流水、篡改资料信息或与银行内部人员串通等手段钻法律空子,违法“征信洗白”。不仅不能修复征信,更加重信用污点,更有甚者打着征信修复的幌子进行网络诈骗,骗取用户征信修复款。

另一方面,影响征信系统。“征信修复”形成了“灰色生意链”,不仅存在着违法申诉的问题,还可能衍生非法反催收、“老赖培训班”等问题,这种“征信洗白”实则是“征信破坏”“信用破坏”,严重影响了国家征信系统。

深究“征信洗白”背后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首先,对征信概念认知不到位。征信报告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个人信用信息的记录,任何机构都无权随意更改或删除,而且征信系统也不存在“修复”概念,但大多数个人或企业对征信概念认知不清,迫切“修复”心理而给不法分子利用空间。

其次,信用体系缺乏立法保护。鉴于当前“征信修复”灰色产业还处于法律模糊地带,相应的法律约束力也较为有限,使得信用体系尚无统一立法,各地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标准,对不法分子的处罚也不够明确,导致“征信洗白”持续发酵。

因此,杜绝“征信洗白”给群众、给征信体系造成的恶劣影响,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完善征信立法。通过专家论证、研讨等方式,尽快完善征信法律法规,通过法律进一步明确征信定义、范围及信息采集方式、数据处理要求等,并健全对灰黑产业的界定和执行标准,明确“征信洗白”违法行为处罚标准,从而推动我国征信市场规范有序运行。

第二,提升监管水平。一方面,监管部门加强对“征信修复”等违法行为打击力度,对网络平台中出现的“洗白征信”信息,不仅追究发布人、还要追责平台管理人,从信息传播链上严厉打击;另一方面,央行征信部门也要追责相关银行从业人员,避免业内人员“里应外合”协助篡改删除信息,加强人员管理,一经发现,给予法律追责。

    第三,加大征信宣传。央行及商业银行借助广告等方式,加大对征信宣传,增强群众防范意识、法律意识,不要受“征信修复”机构忽悠,宣传通过合法合规渠道,提出对信用记录有异议的部分,避免上当违法。

。。。

注:篇幅有限,完整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