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爱真题>历年真题 > 事业单位 > 安徽 > 面试 > 2018望江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9月15日)

2018望江事业单位面试真题及答案解析(9月15日)

2023-03-18 14:47:50 爱真题 576

说明

欢迎你来参加今天的面试。请仔细看题,认真准备,回答问题要抓住要点,把握好时间。准备完毕即可开始作答。

题目

第1题:

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旅行、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对于慢就业现象,你怎么看?

第2题:

领导给你安排了很多任务,你手忙脚乱的,但是领导还在不断加派任务给你,你怎么办?

第3题:

你单位要在全县开展关于本单位的业务范围的一个调研会,要成立一个调研小组,你怎么组织?

第1题解析与参考答案:

审题重点

本题属于社会现象中的综合分析类题目。题目对于“慢就业”这一现象进行了具体阐述,如果慢就业对毕业生有积极意义,我们可以剖析积极意义所在,如果认为慢就业对毕业生成长有一定影响,也可以分析它的弊端;之后从产生的原因角度和如何调整毕业生就业状态进行阐述。

接下来我们结合这道题目进行详细分析:

审题点1:“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

这句话在说明“慢就业”的“慢”。传统观念上,大学毕业后应该立即就业,但是当前出现的慢就业与传统观念相反,大学毕业生不愿意立即就业,这种现象的产生说明了观念的转变。慢就业可能是当今大学毕业生用来沉淀自己规划未来的主动选择,也有可能是就业严峻形势下的无奈之举。

审题点2:“而是暂时选择旅行、支教、在家陪父母或者创业考察’”

这句话点明不立即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选择了什么样的生活,这种放缓脚步的选择如“支教”“创业考察”都可以为之后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这也正是慢就业的意义所在,但是无论怎样,慢就业都要付出高昂的时间和金钱的代价。我们支持大学毕业生有自己的冷静期,但是也应该从多方面帮助大学生能更好更快的就业。

本题的答题思路可为:表明对慢就业态度-阐述该现象的影响-剖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提出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

思维导图

参考答案

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再创历史新高,许多大学生选择了慢就业。对于这种现象,我认为应该理性看待。

大学毕业生选择慢就业,反映出来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前提下,年轻一代毕业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一方面,慢就业可以为年轻人提供缓冲期,在支教、旅行等活动中开阔眼界,丰富阅历。但是另一方面,慢就业意味着毕业生要付出高昂的时间成本和金钱代价,这种代价很大部分会转嫁到父母身上,所谓“慢就业”不过是“啃老族”的“遮羞布”,值得警惕。

寻根溯源,“慢就业”现象产生的根源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当前新就业观念的影响下,年轻人愿意放缓脚步,拿出更多时间提升自己,沉淀自己,为人生发展作出思考,暂时的“慢”,是为了今后的“快”。第二,慢就业是严峻就业形势下的无奈之举。大学生毕业人数年年创新高,就业市场竞争激烈。许多大学生由于专业不对口或者没有找到心仪职位而被迫选择慢就业,甚至放弃就业。这其实是迫于压力的“不得已而为之”。

其实,无论是慢就业还是快就业,最根本的不在于快慢之分,而在于如何真正的保障就业。因此还需要在这些方面下功夫:

首先,政策指导定基调。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对于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指导,通过引导基层就业,给予就业补贴等政策多渠道拓宽就业渠道;进一步落实完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加大创新创业场地和资金扶持力度,加强创业指导与服务,保障有创业想法的学生顺利创业。

其次,职业课程明方向。高校方面要加强毕业前的择业指导,多多开设就业专家的就业讲座,为每个专业设置不同的职业规划课程,让学生明白自己适合从事什么职业,知道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采取措施督促学生积极就业。

再次,校企合作给出路。进一步推广高校与企业互动培养人才的模式,通过“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等方式实现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实现“毕业即就业”。

最后,个人努力是根本。大学生在校期间应该树立起明确的就业目标,通过学习与其他社会实践方式不断充实自己,提升技能,通过自身努力,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之道。

。。。

注:篇幅有限,完整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