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爱真题>历年真题 > 军队文职 > 2021军队文职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学

2021军队文职专业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教育学

2023-01-03 16:37:42 爱真题 765

一、单项选择题。请根据题目的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1.教育学通过对(    )进行科学研究,逐步探索和发现教育规律。

A、教育基本原理

B、教育基本方法

C、教育的本质

D、教育现象

2.在(    )教育阶段,教育与生产劳动是完全分离的。

A、古代

B、近代

C、现代

D、当代

3.教育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

A、教育手段

B、教育管理

C、学习者

D、教育内容

4.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是指(    )。

A、人的任何发展都通过教育起作用

B、教育是唯一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C、教育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D、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尽快达到社会所需要的水平

5.有西方学者发现,美国大多数教师出身于中产阶级,习惯用中产阶级的价值观作为奖惩的标准,即合乎他们的要求就受到奖励,否则就受到处罚。这实质上是教师在利用教育对文化进行(    )。

A、传递

B、选择

C、创造

D、传播

6.斯宾塞提出的教育目的是(    )。

A、多元化

B、个体本位

C、完美生活

D、社会本位

7.教育制度必然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当代教育制度发展的方向是(    )。

A、职业教育

B、成人教育

C、终身教育

D、高等教育

8.学校教育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    ),具体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A、机构构成

B、管理规则

C、管理制度

D、编制体制

9.从狭义上讲,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它主要体现在(    )、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A、课程评价

B、课程体系

C、课程计划

D、课程建设

10.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课程应(    )。

A、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

B、由学生的需要来决定

C、重视学生的个体经验

D、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11.教学与教育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两者是(    )的关系。

A、途径与目的

B、部分与整体

C、过程与结果

D、现象与本质

12.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这一命题对师生关系的理解是(    )。

A、教师主体学生客体的关系

B、学生主体教师客体的关系

C、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关系

D、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

13.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位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所进行的评价,被称为(    )。

A、绝对性评价

B、终结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14.我国教师就身份特征看是(    )。

A、专业人员

B、国家干部

C、公务人员

D、技术人员

15.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升,还要使学生在思想品德、意志品质以及世界观等方面获得发展。这体现了教师职业的(    )。

A、教育性

B、价值性

C、复杂性

D、创造性

16.下列不属于心理健康标准的是(    )。

A、智力正常

B、人际关系和谐

C、能动地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D、没有心理困扰

17.在师生关系上,“教师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

B、杜威

C、帕克

D、赫尔巴特

18.从发展的特征看,素质教育具有全面性、主体性和(    )。

A、目的性

B、全民性

C、可持续性

D、创新性

19.学校管理过程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教育与管理规律,组织和指导学校内部成员,为达到学校预定的总体目标进行(    )的过程。

A、管理活动

B、共同活动

C、计划活动

D、控制活动

20.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包括教学指挥系统和(    )。

A、团队系统

B、教学行政系统

C、教学反馈系统

D、非教学行政系统

21.孟子的“性善论”中包含的“四心”是(    )。

A、爱才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B、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C、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敬畏之心、是非之心

D、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明辨之心

22.陶冶教育主要有艺术陶冶、环境陶冶和(    )。

A、人格感化

B、思想陶冶

C、行为陶冶

D、习惯陶冶

23.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提出了人力资本算法,强调(    )。

A、教育促进经济增长

B、经济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影响

C、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D、教育推动科技发展

24.叙事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是(    )。

A、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结合

B、人文主义

C、科学主义

D、人本主义

25.教育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都忽略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社会属性

C、教育的活动属性

D、教育的生产属性

26.以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文献的方法是(    )。

A、顺查法

B、逆查法

C、引文查找法

D、综合查找法

27.关于教育研究假设的基本类型,按照假设的形成划分的是(    )。

A、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预测性假设

B、归纳假设、演绎假设、研究假设

C、归纳假设、演绎假设、预测性假设

D、描述性假设、解释性假设、研究假设

28.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家并称“显学”。在教育问题上,墨家不同于儒家主张的是(    )。

A、重视道德教育

B、重视文史教育

C、轻视科技教育

D、轻视礼乐教育

29.1963年,英国颁布的教育改革法案《罗宾斯高等教育报告》,探讨高等教育如何为社会服务的问题,提出了著名的“罗宾斯原则”,其含义是(    )。

A、为所有类型的高等学校提供无任何附加条件的国家援助

B、为所有能力和成绩合格并愿意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提供高等教育课程

C、高等教育分为“自治”部分(大学)和“公共”部分(大学以外的学院)

D、建立由个人高等教育、职前专业训练、在职进修构成的“师资培训三段法”

30.在发现和证明因果关系方面,(    )被认为是优于其他教育研究方法的。

A、教育测量法

B、教育调查法

C、教育实验法

D、教育预测法

31.(    )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早期的心理摹仿。

A、勒图尔诺

B、孟禄

C、沛西·能

D、恩格斯

32.关于准实验研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准实验研究一般对无关变量控制较差

B、准实验研究可以对自变量进行操作控制

C、准实验研究可以较好控制无关变量

D、准实验研究只能控制一部分无关变量

33.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发展速度缓慢、水平较低,直接从事生产的劳动者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教育。近代社会以后,较为完备的学科门类形成了,教育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迅猛提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可见,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    )。

A、教育发展的规模

B、课程设置及内容选择

C、教育发展的速度

D、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34.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认为,教育本来具有(    )双重性质。

A、上层建筑和生产力

B、上层建筑和为阶级斗争服务

C、为阶级斗争服务和为发展经济服务

D、为发展经济服务和为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服务

35.人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它提供了心理产生的可能性,但如果没有(    )的作用,心理活动就无法产生。因此说后者是人心理产生的源泉。

A、活动

B、客观现实

C、主观能动性

D、意志的努力

36.“杀一儆百”的理论依据是(    )。

A、观察学习

B、人的悟性

C、操作条件反射

D、经典条件反射

37.学习迁移按迁移中的意识参与度来分类,可分为(    )。

A、同化性迁移和顺应性迁移

B、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

C、低路迁移和高路迁移

D、近迁移和远迁移

38.孔子对人的学习能力作了区分。他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再次也;(    ),民斯为下矣。”

A、困而不学

B、仁而不学

C、知而不学

D、信而不学

39.思维的(    )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

A、流畅性

B、变通性

C、独特性

D、新颖性

40.心理健康的本质是(    )。

A、顺从性

B、适应性

C、稳定性

D、隐忍性

41.嫉妒是(    )。

A、学生易产生的心理障碍

B、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C、心理测试中常见的问题

D、不良人格的问题

(一)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

42.这段话出自德国哲学家(    )的《什么是教育》一书。

A、康德

B、雅斯贝尔斯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43.这段话反映了在教学中要处理好(    )。

A、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B、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C、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D、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二)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德育是指社会有目的地对其成员的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狭义的德育是指学校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的交往实践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习者施加政治意识、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是学习者通过内化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44.广义的德育包括(    )。

A、环境德育

B、课程德育

C、社区德育

D、思想教育

45.狭义的德育是指(    )。

A、社会德育

B、学校德育

C、道德教育

D、政治教育

(三)

美术课上,王老师在黑板上用简单的几笔画了只公鸡,并归纳出画公鸡的6要素:冠、嘴、颈、尾、脚、翅。紧接着,王老师让3位学生画出3种不同的图形,由王老师按照画公鸡的要素在3个不同的图形上添加几笔,画出了3只栩栩如生的公鸡,这使学生们为之一振,减少了对画公鸡的畏难情绪,都想一试身手。于是,王老师让全体学生先在纸上动手画公鸡。在观察学生们画的过程中,王老师没有批评学生画的不像,而是不时地对画起来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随后,王老师要求学生把画好的公鸡剪下来,贴到画有养鸡场的大画纸上。尽管学生画的质量不高,但画的鸡千姿百态,构成了一幅十分漂亮的作品。

46.王老师在美术课上画公鸡的做法,帮助学生消除了画公鸡的畏难情绪,体现了(    )原则。

A、理论联系实际

B、直观性

C、启发性

D、因材施教

47.王老师教学生画公鸡技巧的过程,体现了(    )原则。

A、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

B、循序渐进

C、发展性

D、巩固性

48.王老师对画公鸡有困难学生的个别指导,体现了(    )原则。

A、启发性

B、直观性

C、发展性

D、因材施教

49.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    ),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A、保证教学科学性

B、发扬教学民主

C、组织各种复习

D、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四)

古希腊众多城邦中,斯巴达和雅典最具有代表性,既是两种相反的政治体制类型和教育类型,又是现代教育思想和实践的起源。有关情况对比如下表。

50.斯巴达和雅典政治上都是奴隶制城邦,(    ),具有等级性,培养的目标无论是战士还是公民,都是为国家政体服务的。

A、教育为军事寡头服务

B、教育为统治者服务

C、教育为公民服务

D、教育为奴隶主服务

51.因时代要求,两者的教育都重视体育。斯巴达是为了征服和奴役土著居民,举国皆兵;雅典则是为了强大自己,对公民进行系统的(    )。

A、国防教育

B、体能训练

C、军事训练

D、技能训练

52.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体制都有(    ),并且比较完善。

A、文法教育

B、年龄分期

C、体操教育

D、体育教育

53.由于斯巴达的政治是军事贵族专制,因而在教育内容上只重视军事体育,不重视(    )。

A、文化科学知识学习

B、自然科学知识学习

C、社会科学知识学习

D、人文科学知识学习

(五)

材料五:小学三年级语文老师李华执教的两个班,绝大多数学生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日常教学中,李老师发现,这些孩子大多不善交流、知识面窄。为进一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状况,李老师对部分学生进行了家访,并询问了其他任课老师。结果显示:与本市居民子女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学习上存在一定差距。其中,英语学习差距最大,语文学习次之,数学学习差别不大。为了探索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的有效方法,李老师打算在两个班进行以“扩展课外阅读”为自变量的实验研究。

54.李老师在发现和确定问题过程中使用了(    )。

A、比较法和访谈法

B、文献法和观察法

C、实验法和行动研究

D、观察法和访谈法

55.李老师在自己设计的“实验研究”中因变量应当是(    )。

A、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

B、英语学习

C、综合成绩

D、其中一个班的学习成绩

56.李老师实验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无关变量是(    )。

A、扩展课外阅读

B、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语文学习成绩

C、两个班各自采取了不同的学习帮扶计划

D、两个班学生平均身高可能不同

57.李老师拟进行的实验研究,其优点主要是(    )。

A、有利于确证因果关系,结果普适性高

B、无须变量控制,结果普适性高

C、特别强调教师成为研究主体

D、无须变量控制,利于理论水平提高

(六)

材料六:杨老师为了讲解“指纹检验的化学原理”,先举了个事例:1902年10月某晚,巴黎一牙医家被盗,小偷打破了玻璃柜,打死了家里的男佣,偷走了很多古董。神探伯蒂隆现场勘验之后,小心地带走了玻璃碎片。经过对碎片上发现指纹的研究、对比,很快从已有的“罪犯档案”中找出了凶手。这是第一次利用指纹分析而破获的重要案件,深受刑事学家的重视。故事讲完后,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到案件侦破情节中,在听到“神探根据玻璃碎片上的指纹迅速找出了罪犯”时,由衷钦佩神探神奇的同时,又不禁产生疑惑:神探是如何从玻璃片上提取指纹的呢?为何根据指纹能迅速找到罪犯呢?杨老师一看火候已到,及时抛出本课的中心问题:“指纹检验有哪些方法呢?其化学原理又是什么呢?”于是开始指导学生自主查阅、相互论证确定实验方案。而后通过合作实验,进一步验证实验原理正确性。整个学习过程内容丰富、方法灵活,既培养了学生的自主研究、综合分析能力,又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能力。最后,杨老师结合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了讲评,并进一步归纳提炼,强化了学生的认知。

58.老师运用的教学模式是(    )。

A、抛锚式教学

B、认知学徒教学

C、随机进入教学

D、支架式教学

59.该教学模式不具备的特点是(    )。

A、在教授新知识前为学生提供有助于理解的背景知识

B、赞赏学生的主动性,鼓励主动建构

C、理论依据之一是意义学习理论

D、所提供的背景知识比随后学习的材料更加抽象、概括

60.该教学模式操作阶段不包括(    )。

A、老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

B、呈现背景知识

C、学生复述背景知识

D、协作学习

61.该教学模式以(    )学习理论为指导。

A、认知结构

B、意义——同化

C、建构主义

D、信息加工

(七)

小强在初中学习阶段,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前列。中考时发挥不太理想,考分比重点高中录取分数线低5分。父母设法让小强进入一所市重点高中就读。进入高中学习的头几个月,小强心想不能辜负父母的期望,铆足了劲,刻苦学习,成绩一直居于班级平均线以上。可是在第一学期末的两次年级统考中,小强成绩的部分排名却落到班级第39名。寒假中小强没有休息,希望通过加班加点复习,迎头赶上。但第二学期开学后的几次测试中,小强的成绩依然没有起色,上课的时候,老师也很少让他回答问题。特别是数学成绩经常在班级倒数10名的圈子里徘徊。小强开始怀疑自己头脑是不是缺少数学细胞。语文原来一直是小强的强项,现在也开始明显退步。自此以后,小强就提不起精神,不想看书。有时放学回家连书包也不动。近来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上学了,父母对小强也批评过,也骂过,都无效果。

62.小强进入高中后,在几次年级统考中名次后移,虽然努力而未见成效,就将自己的学业失败归之于能力低下,并对未来学习结果的预期产生影响,这是学习动机的(    )理论。

A、自我效能感

B、成败归因

C、期望——价值

D、自我价值

63.小强进入高中后,由于几次考试连续失利而导致(    )降低,对学习成功的期望降低,因此产生厌学情绪。

A、自我价值

B、目标定向

C、自我效能感

D、成就感

64.如果小强放弃学习,就可以将学业失败归因于“没有学习”“没有努力”,从而避免自尊的丧失。因此,放弃学习是小强保护(    ),避免自尊丧失的一种策略。

A、期望——价值

B、自我效能感

C、成就动机

D、自我价值

65.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其主要理论包括强化理论、人本理论和(    )。

A、认知理论

B、自由学习理论

C、需要层次理论

D、归因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后的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答案。

66.课程设计是对课程各个方面做出规划和安排,在进行宏观设计时应当解决基本理念问题,包括(    )。

A、课程的价值

B、课程的根本目的

C、课程的主要任务

D、可运用的课程资源

E、课程的基本结构

67.关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有(    )。

A、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重要途径

B、艺术教育等同于美育

C、美育与艺术教育有明显的不同

D、美育与音乐、美术的教学一样注重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技巧的训练

E、艺术教育是学校美育的唯一途径

68.美育是培养学生(    )的教育。

A、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自己

B、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C、思想美、心灵美、行为美

D、艺术美

E、正确的审美观

69.学生的个性发展中,主要有(    )三种内化形式。

A、道德内化

B、知识内化

C、智力内化

D、语言内化

E、行为内化

70.教育研究的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做不同的分类。根据教育研究的目的、对象、范围、层次、方法等可将教育研究分为(    )。

A、教育哲学研究与教育科学研究

B、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

C、定性的教育研究与定量的教育研究

D、教育政策研究与教育评价研究

E、教育学研究与元教育学研究

71.关于教育研究在教育科学发展中的主要作用,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A、促进教育改革的活力

B、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

C、丰富科学研究活动

D、培养未来改革家的重要战略措施

E、更准确地解释教育现象

72.《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高等教育要(    )。

A、重点发展应用性学科和专业

B、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C、适度发展新兴学科、边缘交叉学科

D、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E、稳定和提高基础学科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