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爱真题>历年真题 > 教师招聘 > 安徽 > 学科 > 2022安徽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2安徽教师招聘小学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01-04 20:36:09 爱真题 698

一、基础知识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短小精悍(hàn)    相濡以沫(mò)    花团锦簇(cù)    千载难逢(zài)

B.藏污纳垢( gòu)    荷枪实弹(hè)    穷追不舍(qióng)    分庭抗礼(tín)

C.一鸣惊人(rén)    形影不离(yǐng)    秀色可餐(cān)    难舍难分(shě)

D.魂飞魄散(hún)    腹背受敌(fù)    面面相觑(xū)    囊中羞涩(n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______。

A.开天辟地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精卫填海

B.心悦诚伏  心旷神怡  心花怒放  心无旁骛

C.所向披靡  浮想联翩  流芳百世  融汇贯通

D.图谋不轨  厉害攸关  杯弓蛇影  功亏一篑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县官笑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有个客人应声道:“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B.他可爱的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

C.为什么铁会生锈?为什么面包放久了会发硬?为什么水能带走脏东西?……你想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快来读一读科普作品吧!

D.“啊!”大家高兴得叫起来:“雨来没有死!雨来没有死!”原来枪响以前,雨来就趁鬼子不防备,一头扎到河里去了。

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______。

A.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B.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C.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D.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屈原的《离骚》共370多句,是中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骚体”诗歌先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创作的诗文被誉为“鬼仙之辞”,他留下“雄鸡一声天下白”“黑云压城城欲摧”“病树前头万木春”等千古佳句

C.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创作了思想深刻、题材丰富的文学作品,其中,《呐喊》是其第一部小说集

D.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其主要作品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约翰·克利斯朵夫》《安娜·卡列尼娜》等

古诗词填空。

6、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7、______,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8、______,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9、南朝四百八十寺,______。(杜牧《江南春》)

10、______,直把杭州作汴州。(林升《题临安邸》)

二、阅读鉴赏题

(本大题共2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3小题。

半野园图记

刘大櫆

半野园者,故相国陈公说岩先生之别墅也。相国既没,距今十有余年,园已废为他室。而其中花木之荟萃,足以娱目;栏槛之回曲,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楼阁之高迥,足以挹西山之爽气,如相国在时也。

庚戌之春,余友杭君大宗来京师,寓居其中。余数过从杭君,因以识半野园之概。而是时,杭君之乡人有陈君者,亦寓居于此。已而陈君将之官粤西,顾不能忘情于此园,令工画者为图,而介杭君请余文以为之记。

夫天下之山水,攒蹙累积于东南,而京师车马尘嚣,客游者往往萦纡郁闷,不能无故土之感。陈君家杭州,西子湖之胜甲于天下。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则陈君于为官,其必有异于俗吏之为之己。

虽然,士当贫贱,居陋巷,瓮牖绳枢自足也;间至富贵之家,见楼阁栏槛花木之美,心悦而慕之。一日得志,思以逞其欲,遂至股民之生而不顾,此何异攻摽劫夺之为者乎?然则,陈君其慕为相国之业,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

(选自《刘大櫆集》,有删改)

11、解释下列语句中的加点字。

(1)相国既没    没:______

(2)足以却暑雨而生清风    却:______

(3)余数过从杭君    数:______

(4)而无慕乎其为国,可也    可:______

1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舍之而来京师,宜其有不屑于是园者;而低徊留连之,至不忍以去。

1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半野园为陈说岩相国所建别墅,虽因相国故去,废为它用,但景观雅致脱俗依旧

B.杭君、陈君先后寓居半野园,皆与作者交好,这正是《半野园图记》创作的起因

C.作者借助读书人杭君对华美的花园歆羡不已的态度,委婉批评了读书为享乐的人生态度

D.作者在文末再借半野园的话题,表达贫贱富贵转换之忧,寄托对陈君为官的期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3小题。

茶韵

陈志平

许多人喜欢茶,只要有空闲,便轻茗入口,舌尖茶韵四溢,香郁味醇。些许淡定从容,一番温润清醇,裹挟那份似有还无回味无穷的快乐油然而生,这时候,心胸会变得开阔起来。

细观那如同春天迷蒙缥缈的蒸腾氤氲,眼前仿佛出现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慢慢舒展的茶叶,在水中沉浮着,如落落君子,似山中隐士;那柔韧生命散发的清芬,俨然将尘世的喧嚣,冲泡成手中的一杯茶,耳听清风低吟,目断青鸟之影,或看日出,或赏落霞,任汤色一点点淡去,漫延的暖意,拂去几分浮躁,添了几分淡然。

中国是茶的故乡,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民百姓,无不熟悉茶,以茶为好。乾隆曾题诗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君不可一日无茶。”世人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悄悄融入我们的精神领域,成了我们的举国之饮。如今,茶文化更是风靡全球。

茶与文学艺术也是缘分非浅的,像陶渊明、刘禹锡、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郑板桥、曹雪芹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诗人有茶诗,白居易一生写了大量的茶诗,宋人更是写了上千首茶诗;书法家有茶帖,比较有名的有唐代怀素的《苦笋帖》,宋代蔡襄的《精茶帖》,苏轼的《啜茶帖》等;画家有茶画,如世界最早的茶画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五代至明清,茶画内容更是精彩纷呈,不胜枚举;我国四大名著都有茶事的描写。《红楼梦》尤擅长写茶,全书近300处,处处精妙绝伦,茶韵悠然。

茶被人们誉为玉骨冰肌的佳人、苦口森严的大丈夫、坚贞高洁的君子。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宋徽宗在《大观茶道》写道:“茶之为物,冲淡闲洁,韵高致静。”明朱权在《茶谱》中说:“予尝举白眼而望青天,汲清泉而烹活火。自谓与天语以扩心志之大,符水火以副内炼之功。得非游心于茶灶,又将有裨于修养之道矣。”茶性清苦、淡泊、洁静、高雅,可谓“淡如君子洁如仙”,可以怡神、可以修身、可以修德。喝茶,已不仅仅是喝茶,而是净化,是纯洁,是茶人合一,是找回最自然的真我。

茶和人相似,不同的人,情趣相异,不同的茶,韵味各不相同。武夷岩茶,生长在岩缝中,催生出“岩骨花香”的独特岩韵;乌龙茶,以丰富香气见长,耐得住静置的寂寞;普洱茶,愈陈愈醇,无畏岁月的打磨。虽然韵味不同,然都随心,随性,来不请,去不辞;无论高低贵贱,不分男女老幼,不会因融入清水不为人在意而无奈,只留清香在人间。

“书如香色倦犹爱,茶似苦言终有情。”品茶之余,为茶所思,为茶所想。人生也应似茶,无矫饰之行,无张扬之态,高温激发香浓,保鲜而不变质,一盏浅注,清气馥郁。

(有删改)

14、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

15、联系文本,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16、第5自然段引用古人论茶,意在说明什么?

三、课程理论题

(本大题共8分)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内容,完成以下小题。

17、填空。

______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8、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______。

1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______。

20、默读的评价,应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______。

21、判断。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22、义务教育第三学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23、口语交际教学应该大量采用讲授口语交际原则、要领的方式。

24、在写作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四、教学实践题

(本大题共26分)

阅读五年级下册课文《月是故乡明》及其教学片段,完成以下2小题。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每个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儿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比如“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的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后来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啊!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故乡的小村子里却到处都是。几个大苇坑占了村子面积的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可觉得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将近三十个国家,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

【教学片段】

第一环节  揭题导入,整体感知

自古以来,人们总喜欢用月亮来表达思念之情。你知道哪些和“月”相关的思乡名句?

用课件出示有关“月”的诗句,学生读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用课件出示季羡林生平简介。

第二环节  自主学习,梳理内容

用课件出示自读要求,联系课文说一说,作者由月亮想起了哪些往事?

小组合作学习,梳理课文内容。

全班交流,师生共同归纳总结。

第三环节  自主学习,体会感情

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默读第2~4自然段,如果你是作者,在回忆这些童年生活的时候,内心会有怎样的情感?

小组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

用课件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思考:作者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对比?

组织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提示朗读,播放朗读录音,在对比朗读中体会情感。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拓展思考,作者为什么称家乡的月亮为“小月亮”?读到这样的称呼,你有什么感受?

第四环节  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搜集一些有关思乡的诗文,和大家交流。

25、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请谈谈本教学片段是如何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引导学生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

26、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已经普遍运用于课堂教学,试分析教学片段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27、阅读三年级下册课文《火烧云》,完成下题。

火烧云

萧红

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一会儿工夫,火烧云就下去了。

比喻是常用的修辞手法,请以第四自然段为例,写出教学比喻句的简要过程。

28、阅读四年级下册习作《我学会了______》,完成下题。

我学会了______

我们正慢慢长大,学会了做很多事情。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同学分享。写之前想一想:

◇你是怎样一步步学会做这件事的?

◇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

◇有哪些有趣的经历?心情有哪些变化?

写完后,读读自己的习作,修改不通顺的地方。和同学互换习作,看看学习的过程是否写清楚了。

习作教学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请写出该习作教学的重难点。

29、阅读五年级下册课文《手指》的课后练习,完成下题。

◇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五根手指各有什么作用。

◇课文的语言很风趣,如,“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的幸福”。找出类似的语句体会一下,再抄写下来。

◇作者笔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别让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和同学交流。

◇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课后练习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请分析本课课后练习设计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

五、写作表达题

(本大题共40分)

30、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要求不透露个人信息,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

题目一:

根据下面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我的案头始终摆着这幅字:“竹几上,有针,有线,有尺,有剪刀。我母亲,坐几前,取针穿线,为我缝衣。”有时候,文字越是朴素简洁,就越有感染力,人生何尝不是如此?

题目二:

评述《傅雷家书》或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集中一点,写深写透。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