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在文学意义上,代表先秦诸子散文最高成就的著作是______
A.《孟子》 B.《庄子》
C.《墨子》 D.《老子》
2、元代作家王实甫最具有代表性的戏剧作品是______
A.《窦娥冤》 B.《西厢记》
C.《牡丹亭》 D.《桃花扇》
3、下列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______
A.王勃 B.骆宾王
C.孟郊 D.卢照邻
4、《采薇》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A.《周南》 B.《召南》
C.《大雅》 D.《小雅》
5、屈原首创了香草和______的意象。
A.美人 B.明月
C.君主 D.柳树
6、下列运用象征手法,想象了“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的作品是______
A.《致橡树》 B.《死水》
C.《雨巷》 D.《相信未来》
7、下列不属于艾青的诗歌的是______
A.《北方》 B.《双桅船》
C.《黎明的通知》 D.《向太阳》
8、“走在路上,放声歌唱,大风刮过山冈,上面是无边的天空”出自海子的______
A.《黑夜的献诗》 B.《五月的麦地》
C.《春天,十个海子》 D.《亚洲铜》
9、“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出自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______
A.《伤逝》 B.《阿Q正传》
C.《灯下漫笔》 D.《祝福》
10、下列记载游子思妇题材的作品最多的是______
A.《古诗十九首》 B.《十五从军征》
C.《春江花月夜》 D.《羽林郎》
二、填空题
11、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合称为“______”。
12、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______是出国留学回来的人物。
13、王士稹的诗歌理论是“______”。
14、《______》又名《石头记》。
15、马尔克斯的魔幻现实主义代表作是《______》。
三、解释加点词,(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16、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永昼:
17、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
淹留:
18、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离索:
19、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
袂:
20、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槛:
21、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方:
22、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加:
23、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腓:
24、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洿池:
25、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横绝:
四、阅读分析题,(共计20分)
阅读曹操的《短歌行》,回答问题。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26、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7、简要分析本诗的艺术特点。
28、概括曹操诗歌的主要风格。
阅读汪曾祺的《侯银匠》,回答问题。
侯银匠
汪曾祺
白果子树,开白花,
南面来了小亲家。
亲家亲家你请坐,
你家女儿不成个货。
叫你家女儿开开门,
指着大门骂门神。
叫你家女儿扫扫地,
拿着笤帚舞把戏。
…………
侯银匠店是个不大点的小银匠店。从上到下,老板、工匠、伙计,就他一个人。他用一把灯草浸在油盏里,用一个弯头的吹管把银子烧软,然后用一个小锤子在一个钢模子或一个小铁砧上丁丁笃笃敲打一气,就敲出各种银首饰。麻花银镯、小孩子虎头帽上钉的银罗汉、系围裙的银链子、发蓝簪子、点翠簪子……侯银匠一天就这样丁丁笃笃地敲,戴着一副老花镜。
侯银匠店特别处是附带出租花轿。有人要租,三天前订好,到时候就由轿夫抬走。等新娘拜了堂,再把空轿抬回来。这顶花轿平常就停在屏门前的廊檐上,一进侯银匠家的门槛就看得见。银匠店出租花轿,不知是一个什么道理。
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他这个女儿很能干。在别的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梳妆打扮、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她小名叫菊子,上学之后学名叫侯菊。街坊四邻都很羡慕侯银匠有这么个好女儿,有的女孩子躲懒贪玩,妈妈就会骂一句:“你看人家侯菊!”
一家有女百家求,头几年就不断有媒人来给侯菊提亲。侯银匠总是说:“孩子还小,孩子还小!”千挑选万挑选,侯银匠看定了一家。这家姓陆,是开粮行的。弟兄三个,老大老二都已经娶了亲,说的是老三。侯银匠问菊子的意见,菊子说:“爹作主!”
侯银匠拿出一张小照片让菊子看,菊子噗嗤一声笑了。“笑什么?”——“这个人我认得!他是我们学校的老师,教过我英文。”从菊子的神态上,银匠知道女儿对这个女婿是中意的。
侯菊十六那年下了小定。陆家不断派媒人来催侯银匠早点把事办了。三天一催,五天一催。陆家老三倒不着急,着急的是老人。陆家的大儿媳妇、二儿媳妇进门后都没有生养,陆老头子想三媳妇早进陆家门,他好早一点抱孙子。三天一催,五天一催,侯菊有点不耐烦,说:“总得给人家一点时间准备准备。”
侯银匠拿出一堆银首饰叫菊子自己挑,菊子连正眼都不看,说:“我都不要!你那些银首饰都过了时。现在只有乡下人才戴银镯子。发蓝簪子、点翠簪子,我往哪儿戴,我又不梳纂!你那些银五事现在人都不知道是干什么用的!”侯银匠明白了,女儿是想要金的。他搜罗了一点金子给女儿打了一对秋叶形的耳坠、一条金链子、一个五钱重的戒指。侯菊说:“不是我稀罕金东西,大嫂子、二嫂子家里都是有钱的,金首饰戴不完。我嫁过去,有个人来客往的,戴两件金的,也显得不过于寒碜。”侯银匠知道这也是给当爹的做脸,于是加工细做,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
爹问菊子还要什么,菊子指指廊檐下的花轿,说:“我要这顶花轿。”
“要这顶花轿?这是顶旧花轿,你要它干什么?”
“我看了看,骨架都还是好的。这是紫檀木的,我会把它变成一顶新的!”
侯菊动手改装花轿,买了大红缎子、各色丝线,飞针走线,一天忙到晚。轿顸绣了丹凤朝阳,轿顶下一周圈鹅黄丝线流苏走水。“走水”这词儿想得真是美妙,轿子一抬起来,流苏随轿夫脚步轻轻地摆动起伏,真像是水在走。四边的帏子上绣的是八仙庆寿。最出色的是轿前的一对飘带,是“纳锦”的。“纳”的是两条金龙,金龙的眼珠是用桂圆核剪破了钉上去的(得好些桂圆才能挑得出四只眼睛),看起来乌黑闪亮。她又请爹打了两串小银铃,作为飘带的坠脚。轿子一动,银铃碎响。轿子完工,很多人都来看,连声称赞:“菊子姑娘的手真巧,也想得好!”
转过年来,春暖花开,侯菊就坐了这顶手制的花轿出门。临上轿时,菊子说了声:“爹!您多保重!”鞭炮一响,老银匠的眼泪就下来了。
花轿没有再抬回来,侯菊把轿子留下了。这顶簇崭新的花轿就停在陆家的廊檐上。
侯菊有侯菊的打算。
大嫂、二嫂家里都有钱。大嫂子娘家有田有地,她的嫁妆是全堂红木,压箱底一张田契,这是她的陪嫁。二嫂子娘家是开糖坊的。侯菊有什么呢?她有这顶花轿。她把花轿出租。全城还有别家出租花轿,但都不如侯菊的花轿鲜亮,接亲的人家都愿意租侯菊的花轿。这样她每月都有进项。她把钱放在迎桌抽屉里。这是她的私房钱,她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她对新婚的丈夫说:“以后你要买书,订杂志,要用钱,就从这抽屉里拿。”
陆家一天三顿饭都归侯菊管起来。大嫂子、二嫂子好吃懒做,饭摆上桌,拿碗盛了就吃,连洗菜剥葱,刷锅、刷碗都不管。陆家人多,众口难调。老大爱吃硬饭,老二爱吃软饭,公公婆婆爱吃烂饭,各人吃菜爱咸爱淡也都不同。侯菊竟能在一口锅里煮出三样饭,一个盘子里炒出不同味道的菜。
公公婆婆都喜欢三儿媳妇。婆婆把米柜的钥匙交给了她,公公连粮行账簿都交给了她,她实际上成了陆家当家媳妇。她才十七岁。
侯银匠有时以为女儿还在身边。他的灯碗里油快干了,就大声喊:“菊子!给我拿点油来!”及至无人应声,才一个人笑了:“老了!糊涂了!”
女儿有时提了两瓶酒回来看看他,椅子还没有坐热就匆匆忙忙走了。侯银匠想让女儿回来住几天,他知道这办不到,陆家一天也离不开她。
侯银匠常常觉得对不起女儿,让她过早地懂事,过早地当家。她好比一树桃子,还没有开足了花,就结了果子。
女儿走了,侯银匠觉得他这个小银匠店大了许多,空了许多。他觉得有些孤独,有些凄凉。
侯银匠不会打牌,也不会下棋,他能喝一点酒,也不多。而且喝的是慢酒。两块从连万顺买来的茶干,二两酒,就够他消磨一晚上。侯银匠忽然想起两句唐诗,那是他錾在“一封书”样式的银簪子上的(他记得的唐诗本不多)。想起这两句诗,有点文不对题: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有删改)
29、概括文章的主题思想。
30、分析侯菊的人物形象。
31、分析文中最后两句唐诗的作用。
五、作文题,(30分)
32、“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环境的互相冲突愈多,愈艰巨,矛盾的破坏力愈大,而心灵仍能坚持自己的性格,也就愈显示出主体性格的深厚和坚强。”
——黑格尔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