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爱真题>历年真题 > 专升本 > 陕西 > 2024陕西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4陕西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5-09-14 10:34:22 爱真题 826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______

A.兼爱

B.仁

C.非攻

D.无为

2、《诗经》中的《氓》是一首______

A.田园诗

B.咏物诗

C.弃妇诗

D.思妇诗

3、成语“胸有成竹”出自______

A.《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B.《寡人之于国也》

C.《赵威后问齐使》

D.《五代史伶官传序》

4、中唐古文运动的主要参与者是______

A.杜甫

B.柳宗元

C.孟浩然

D.李商隐

5、《李将军列传》选自______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6、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书”指的是______

A.书籍

B.书简

C.上书

D.书信

7、清代小说家蒲松龄的号是______

A.莲峰居士

B.柳泉居士

C.易安居士

D.六一居士

8、主张“惟陈言之务去”的作家是______

A.韩愈

B.白居易

C.苏轼

D.张若虚

9、曹操的诗歌风格是______

A.清新自然

B.沉郁顿挫

C.飘逸自然

D.苍凉悲壮

10、下列属于鲁迅杂文集的是______

A.《呐喊》

B.《彷徨》

C.《坟》

D.《故事新编》

11、下列属于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是______

A.王维

B.王昌龄

C.李白

D.孟郊

12、《拣麦穗》的作者是______

A.张洁

B.余秋雨

C.史铁生

D.朱光潜

13、《段太尉逸事状》中表现段秀实勇敢坚毅的事件是______

A.节显治事堂

B.仁愧焦令谌

C.不忍人无寇暴死

D.勇服郭晞

14、写到“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的文章是______

A.《故都的秋》

B.《我与地坛》

C.《灯下漫笔》

D.《废墟》

15、下列属于郭沫若作品的是______

A.《风波》

B.《炉中煤》

C.《爱尔克的灯光》

D.《我用残损的手掌》

16、《论学问》中认为读书的用途不应是为了______

A.辩驳

B.娱乐

C.增长才识

D.装饰

17、下列属于沈从文笔下人物的是______

A.七斤

B.王子服

C.萧萧

D.沙子龙

18、下列属于法国著名小说家的是______

A.托尔斯泰

B.欧·亨利

C.普希金

D.莫泊桑

19、陆游的诗集是______

A.《乐章集》

B.《漱玉词》

C.《剑南诗稿》

D.《东篱乐府》

20、以下属于宾语前置句的是______

A.是社稷之臣也

B.敢问何谓也

C.少纵则逝矣

D.兵强则士勇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12分)

21、《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畔草》:______,海水知天寒。

22、曹操《短歌行》(其一):______,人生几何?

23、王维《山居秋暝》:______,王孙自可留。

24、陶渊明《饮酒》(其五):问君何能尔?______。

25、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_____,对此可以酣高楼。

2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__。

27、李商隐《锦瑟》:______,一弦一柱思华年。

28、陆游《关山月》:戍楼刁斗催落月,______。

29、柳永《八声甘州》:叹年来踪迹,______?

30、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_____,一晌贪欢。

31、李清照《永遇乐·落日镕金》:来相召、香车宝马,______。

32、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33、欧阳修是北宋文坛的领袖人物。

34、《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新题。

35、《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描写了残暴的侵略战争使中国人民蒙受的苦难。

36、《季氏将伐颛臾》中的“颛臾”是人名。

37、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38、《神女峰》的作者戴望舒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

39、《长恨歌》是一首长篇抒情诗。

40、《百合花》赞美了纯洁美好的军民情。

41、《红楼梦》是明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

42、《米龙老爹》描写的故事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

四、词语解释题,(每题1分,共12分)

43、树之以桑。

树:

44、缮甲兵。

兵:

45、何以王齐国。

王:

46、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

内:

47、广数自请行。

数:

48、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组:

49、市谷代偿。

市:

50、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将:

51、行人但云点行频。

行人:

52、趾相错也。

错:

53、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疾:

54、昧爽即来省问。

省:

五、简析题,(每题9分,共36分)

阅读《听听那冷雨》中的文字: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雨下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清明这季雨。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雨气空濛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沐发后特有的淡淡的土腥气,也许那竟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毕竟是惊蛰了啊。也许地上的地下的生命,也许古中国层层叠叠的记忆皆蠢蠢而蠕,也许是植物的潜意识和梦吧,那腥气。

请回答:

55、“雨是女性,应该最富于感性”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6、这段文字中的叠词的表达效果是什么?

57、在选文中,作者听雨的季节是哪个季节?

阅读《苦恼》中的文字:

墙角上,有一个年轻的车夫爬起来,睡意朦胧地嗽了嗽喉咙,走到水桶那儿去。

“想喝水啦?”姚纳问他。

“是啊,想喝水!”

“那就喝吧……喝点水,身体好……可是,老弟,我的儿子死啦……听见没有?这个星期在医院里死的……真是怪事!”

姚纳看一看他的话生了什么影响,可是什么影响也没看见。那年轻小伙子已经盖上被子蒙着头,睡着了。老头儿叹口气,搔搔自己的身子……如同那青年想喝水似的,他想说话。他儿子去世快满一个星期了,他却至今还没跟别人好好地谈过这件事……应当有条有理、有声有色地讲一讲……应当讲一讲他儿子怎样得的病,怎样受苦,临死以前说过些什么话,怎样去世的……他要描摹一下儿子怎样下葬,后来他怎样上医院里去取死人的衣服。他还有个女儿阿尼霞住在乡下……他也想谈一谈她……他现在可以讲的话还会少吗?听讲的人应该哀伤,叹息,惋惜……倒还是跟娘们儿谈一谈的好。她们虽是些蠢东西,不过听不上两句话就会呜呜地哭起来。

请回答:

58、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手法塑造人物?

59、年轻的车夫对姚纳的倾诉无动于衷,反映了当时社会怎样的人际关系?

60、结合全文,你认为姚纳的苦恼是什么?

阅读《燕歌行》中的文字: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请回答:

61、这节诗中“汉家”指的是什么?

62、“男儿本自重横行”表达了什么情怀?

63、这节诗揭示了边塞战争怎样的现实?

阅读《秋水》中的文字:

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人处一焉。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

请回答:

64、这段文字中的“吾”和“尔”各指的是谁?

65、这段文字阐述了伯夷和仲尼的什么缺点?

66、这段文字使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六、作文题,(共60分)

67、根据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君不见大泽中雉乎?五步一噣,终日乃饱;羽毛悦泽,光照于日月;奋翼争鸣,声响于陵泽者何?彼乐其志也。援置之囷仓中,常噣粱粟,不旦时而饱。然犹羽毛憔悴,志气益下,低头不鸣,夫食岂不善哉?彼不得其志故也。

翻译:您没有见过大沼泽中的雉鸟吗?走五步,啄一下,整天觅食,才能吃饱。可是羽毛却长得美丽润泽,光耀闪烁,照映日月。它张开翅膀,大声鸣叫,声音响彻丘陵沼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生活能够符合自己的志向感到高兴。如果把它放到谷仓中,它能常常啄食稻粱、粟米,不一会儿就已经吃饱了。但是羽毛却枯槁没有光泽,精神一天比一天颓丧,低着头不鸣叫。这哪里是吃得不好呢?是因为生活不合自己的志向的缘故啊。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