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爱真题>历年真题 > 专升本 > 陕西 > 2025陕西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5陕西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25-09-14 10:36:38 爱真题 86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楚辞》中的《国殇》是一首______

A.诗    B.曲

C.赋    D.词

2、下列属于先秦时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的是______

A.孔子    B.庄子

C.孟子    D.墨子

3、含有成语“既来之,则安之”的文章是______

A.《赵威后问齐使》    B.《寡人之于国也》

C.《季氏将伐颛臾》    D.《谏逐客书》

4、下列作家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______

A.白居易    B.王维

C.韩愈    D.陆游

5、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作品是______

A.《国语》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6、杜甫的《兵车行》揭示战争的原因是______

A.牵衣顿足拦道哭    B.耶娘妻子走相送

C.尘埃不见咸阳桥    D.武皇开边意未已

7、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号是______

A.香山居士    B.东坡居士

C.青莲居士    D.易安居士

8、《长亭送别》中,“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

A.借代    B.拟人

C.夸张    D.比喻

9、李白诗歌的主要风格是______

A.飘逸壮丽    B.沉郁顿挫

C.清新淡雅    D.苍凉悲壮

10、当代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是______

A.艾青    B.戴望舒

C.舒婷    D.郭沫若

11、《百合花》中故事的发生时期是______

A.辛亥革命时期    B.“五四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出自______

A.《锦瑟》    B.《春江花月夜》

C.《兵车行》    D.《长恨歌》

13、《柳河东集》的作者是______

A.欧阳修    B.柳宗元

C.杜甫    D.侯方域

14、《我与地坛》中,“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是______

A.写景    B.议论

C.抒情    D.说明

15、下列文章中属于蔡元培的是______

A.《咬文嚼字》    B.《故都的秋》

C.《〈北京大学月刊〉发刊词》    D.《爱尔克的灯光》

16、余秋雨的散文《废墟》表达了作者______

A.对过去的向往    B.对劳动人民的赞美

C.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D.对故乡的怀念

17、下列人物出自鲁迅小说的是______

A.王子服    B.九斤老太

C.萧萧    D.沙子龙

18、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论断,他是______

A.俄国小说家    B.英国哲学家

C.美国小说家    D.法国小说家

19、下列作品不属于契诃夫的是______

A.《米龙老爹》    B.《变色龙》

C.《苦恼》    D.《万卡》

20、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是______

A.为虏所生得    B.公闻其期

C.服太阿之剑    D.吾戴吾头来矣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21、曹操《短歌行》(其一):青青子衿,______。

22、陶渊明《饮酒》(其五):______,欲辩已忘言。

23、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______。

24、高适《燕歌行》:______,至今犹忆李将军。

25、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______,欲上青天览明月。

26、杜甫《秋兴八首》(其一):______,巫山巫峡气萧森。

27、李商隐《锦瑟》: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

28、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______。

29、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______。

30、陆游《关山月》:______,厩马肥死弓断弦。

31、李清照《永遇乐》:元宵佳节,______,次第岂无风雨?

32、辛弃疾《摸鱼儿》:休去倚危栏,______,烟柳断肠处。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33、《秋水》中的北海若和河伯是虚拟人物。

34、《李将军列传》记载了东汉名将李广抗击匈奴的事迹。

35、论说文一般由论题、论点、论据、论证四个要素构成。

36、《饮马长城窟行》中“遗我双鲤鱼”的意思是赠送我两条鲤鱼。

37、《前赤壁赋》中的情感线索是“悲—喜—悲”。

38、沈从文被誉为“湘西生活的歌者”。

39、蒲松龄塑造的婴宁是一个痴笑成性的少女形象。

40、巴金的散文集《家》《春》《秋》被誉为“激流三部曲”。

41、《说笑》体现了钱锺书对“幽默文学”的批判态度。

42、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属于散曲中的小令。

四、词语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43、多行不义必自毙。

毙:

44、尝从行,有所冲陷折关,及格猛兽。

格:

45、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

果:

46、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会:

47、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取:

48、苟无民,何以有君?

苟:

49、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岁:

50、今陛下致昆山之玉。

致:

5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几何:

52、独自莫凭栏。

凭:

53、哭声直上干云霄。

直:

54、不争镜里添白雪。

白雪:

五、简析题,每小题9分,共36分。

阅读《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文字:

《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作《伶官传》。

请回答:

55、“满招损,谦得益”属于哪种类型的论据?

56、这段文字中使用最突出的论证方法是什么?

57、原文中庄宗“所溺”的具体对象是什么?

阅读《炉中煤》中的文字: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请回答:

58、“我心爱的人儿”指的是谁?

59、诗中把“我”比拟为什么?

60、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祭十二郎文》中的文字: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

请回答:

61、文中的“汝”指的是谁?

62、这段文字采用了什么叙述角度?

6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宝玉挨打》中的文字:

贾政此时气得目瞪口歪,一面送那官员,一面回头命宝玉:“不许动!回来有话问你!”一直送那官去了。才回身时,忽见贾环带着几个小厮一阵乱跑,贾政喝命小厮:“给我快打!”贾环见了他父亲,吓得骨软筋酥,赶忙低头站住。贾政便问:“你跑什么!带着你的那些人都不管你,不知往那里去,由你野马一般!”喝叫:“跟上学的人呢?”

贾环见他父亲甚怒,便乘机说道:“方才原不曾跑,只因从那井边一过,那井里淹死了一个丫头,我看脑袋这么大,身子这么粗,泡的实在可怕,所以才赶着跑过来了。”贾政听了,惊疑问道:“好端端,谁去跳井?我家从无这样事情,自祖宗以来,皆是宽柔待下。大约我近年于家务疏懒,自然执事人操克夺之权,致使弄出这暴殄轻生的祸来!若外人知道,祖宗的颜面何在!”喝命:“叫贾琏、赖大、来兴!”

小厮们答应了一声,方欲去叫,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袍襟,贴膝跪下,道:“老爷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屋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句,便回头四顾一看;贾政知其意,将眼色一丢,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话来说完,把个贾政气的面如金纸,大叫:“拿宝玉来!”一面说,一面便往书房去,喝命:“今日再有人来劝我,我把这冠带家私一应就交与他和宝玉过去,我免不得做个罪人,把这几根烦恼鬓毛剃去,寻个干净去处自了,也免得上辱先人、下生逆子之罪!”众门客仆从见贾政这个形景,便知又是为宝玉了,一个个咬指吐舌,连忙退出。贾政喘吁吁直挺挺的坐在椅子上,满面泪痕,一叠连声:“拿宝玉来!拿大棍拿绳来!把门都关上!有人传信到里头去,立刻打死!”众小厮们只得齐齐答应着,有几个来找宝玉。

那宝玉听见贾政吩咐他“不许动”,早知凶多吉少;那里知道贾环又添了许多的话?正在厅上旋转,怎得个人往里头捎信,偏偏的没个人来,连焙茗也不知在那里。正盼望时,只见一个老妈妈出来,宝玉如得了珍宝,便赶上来拉他,说道:“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宝玉一则急了,说话不明白;二则老婆子偏偏又耳聋,不曾听见是什么话,把“要紧”二字,只听做“跳井”二字,便笑道:“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宝玉见是个聋子,便着急道:“你出去叫我的小厮来罢!”那婆子道:“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又赏了银子,怎么不了事呢?”

宝玉急的手脚正没抓寻处,只见贾政的小厮走来,逼着他出去了。贾政一见,眼都红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逼淫母婢,只喝命:“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宝玉自知不能讨饶,只是呜呜的哭。贾政还嫌打的轻,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板子来,狠命的又打了十几下。

请回答:

64、通过上述文段,说明贾环和宝玉的关系。

65、上述文段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来塑造贾政这一人物形象?

66、请找出上述文段中贾政认为宝玉该打的文字。

六、作文题,60分。

67、根据下列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600~1000字的议论文。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蝮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注:篇幅有限,答案及解析请下载试卷后查看。